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席位50周年
2021年10月25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紀念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翻開歷史的冊子,一幅幅充滿回憶且激動人心的畫面展現在面前。1945年10月24日,在美國舊金山由當時的二戰戰勝國中華民國、法蘭西、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及美利堅合眾國為首的常任理事國聯合其余國家共同簽署了《聯合國憲章》,由此聯合國正式宣告成立。
在聯合國成立后的近三十年時間里作為中國駐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一直被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集團所霸占,為什么說是國民黨霸占聯合國席位呢?很多人認為按照當時的實際情況確實是國民黨政府代表中國簽署了《聯合國憲章》,而且至今聯合國憲章簽署國還是中華民國。其實在寫這篇文章前我也有這樣的疑問,帶著疑問查詢資料的時候,我也知道了關于疑問背后少有人提及的歷史。
其實這疑問中存在2個誤區。第一,在簽署《聯合國憲章》時,不只有國民黨代表,當時代表中國出席簽署儀式的代表團其實是有10名人員,分別為代理行政院院長宋子文(首席代表)、駐英大使顧維鈞、國民參政會主席王寵惠、駐美大使魏道明、前駐美大使胡適、民社黨代表張君勱、青年黨代表李璜、前南京金陵女子大學校長吳貽芳、中共代表董必武、《大公報》總編輯胡霖。最終在《聯合國憲章》上簽署名字的有8名代表,其中就有中共代表董必武,所以有人說是國民黨代表中國簽署的說法是不準確的,在代表中也有當時的民社黨、青年黨及中國共產黨。
第二,還有人認為時至今日,《聯合國憲章》里的簽署國中國仍舊稱為“中華民國政府”,其實不然,翻閱了一些文獻后,其實問題的根源出在英文The republic of china,很多人認為應該翻譯為中華民國政府,但實際上不準確,結合第一個誤區里解釋的當時中國出席簽署儀式的代表就可以知道,不僅有國民政府的代表,也有中國社會各界的代表,更有中共代表,所以不應該狹隘的理解為中華民國政府,更確切的應指1949年前大中國地區的合法政府,而且在恢復聯合國席位后的補充文件中也明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是擁有聯合國合法席位的國家。
那么從這個結論我們就可以理所應當的認為在中國共產黨取得內戰最終勝利并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代表中國地區的合法政府后,理應將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然而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的道路并不順利,這其中的故事也是大家所清楚知道的。從這一路走來我們能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艱苦創業,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是有多么的坎坷,今天中國的崛起也正是幾代領導人在堅定的信念下不忘初心,抵抗千難萬險才有的結果,我們這代人在享受了先輩們創業成果的同時理應扛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旗幟吹響號角為自己為祖國添光增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