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內外形勢變幻莫測,經濟發展繼續變軌,不確定因素增加。由此帶來了經濟發展變緩趨穩,建筑業市場增量觸頂下滑,存量改造(有機更新)受限有限,建造方式(建筑工業化、智能建造、“好房子”建設)、組織模式和市場環境(政策配套)仍在緩慢破舊立新之中,市場遭遇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2025年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第五次)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我國城鎮化正從快速增長期轉向穩定發展期,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為主的階段。
在新的形勢下,生存發展更加困難,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這樣的狀況可能還要維持很長一段時間且“每況愈下”,而市場對建筑業企業的執業要求卻越來越高。建筑業已進入了全方位的重新洗牌和重組時代,“兼并、合作、升級、倒閉”潮將是未來幾年的必然,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接受這樣的現實并迎接挑戰。誰是“王者”,需要我們用高瞻遠矚的洞察能力和實際行動,去甄別和適應。
一、認清形勢、把握當前 今年是公司成立27周年,在全體經建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管理制度、服務特色和企業文化,闖出了自己的品牌,這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積累。今后,傳統業務再恢復原有總量已不再可能,我們必須認清這一現實。
建筑業雖然面臨挑戰,但是永久的行業。面對當下特殊時期的市場環境,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埋怨、不推諉、不發牢騷、不盲目隨從。遇到問題和困難要想辦法、動腦筋,正視現實、正確面對。牢記專業技術是我們的執業基礎,是贏得業主信任的關鍵。因此,我們要保持不斷學習的習慣,培育各類專業人才。提高愛憎分明、涇渭分明和崗位執業的能力,做一個客戶信任的合格“工匠”。
當前,我們首先要把握和珍惜來之不易的“手頭活”、大項目,特別是公司確立的“標桿工地”。必須按照要求,發揮管理特色,確保信息暢通,確保服務質量,特別是強化現場的形象管理,引領全公司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堅決杜絕不良習氣出現在“標桿工地”上,不辜負業主對我們的信任、希望和公司的寄托。
項目管理必須了解工程信息,嚴格執行設計、規范和合同要求。做到“樣樣有依據,事事按規范,件件有落實”,發現隱患及時向上匯報,直至向主管部門報告,進一步提升責任意識、規范意識和風險意識。管理工作必須具備前瞻性(主動控制、事前控制),全過程咨詢服務的深度要大大加強(不僅僅是把問題交給業主)。定期主動聽取業主、主管部門等相關單位對我們的服務意見建議,并及時反饋問題。要加強項目部、區域(分公司)的自查、互查、交叉檢查和公司的巡查力度,適當時候,公司要組織專業人員,增加必要的飛行專項檢查,了解真實情況。要強化獎懲力度(特別是項目總監、負責人),保持在建項目質量安全受控。
傳統業務是我們服務的基本功,有了基本功,其他新業務、新市場才可能發揚光大。
其次,要確保制度的執行力和嚴肅性,強化優勝劣汰,增強隊伍凝聚力和戰斗力。項目部負責人要以身作則,不但要做到分工明確,還要落實到位、問題閉環,特別是服務費用的按期收取,發現收費異常,要了解分析原因,及時疏通、及時跟蹤。
要關心員工的思想和生活(尤其是年輕人),發現員工表現異常,要及時了解情況,發現問題,提醒幫助教育。杜絕遇事熟視無睹、“做好人”“不得罪人”的現象。
對因崗位管理失職等原因影響公司聲譽、形象的,要嚴格按照公司規定進行降薪、降職等處理,原則上對教育、警告后調崗兩次以上仍不思悔改的人員,就要給予辭退。同時,要推陳出新,優化隊伍,不斷引進人才,大膽使用年富力強的優秀年輕骨干,讓他們充實到各個崗位。
二、正視現實、埋頭苦干 時代在變,行業在變,我們必須改變。要堅持不懈、不怕困難。特別要改變當前的自己,做到思想與行動保持一致。主觀意志是改變的源動力,只有自己最知道自己是什么、想什么、要什么。牢記自己是最可靠的依靠并能改變自己,牢記“有作為才有地位”“做到了才有力量”“努力工作就是成功的基礎”的指導思想。
負責人要提高站位,守正創新、言行一致,發揚風格、勇于帶頭,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團隊精神、大局意識,嚴守規矩底線,承擔一般員工做不了的責任和事。要正確傳達公司信息和意志,幫助指導協調工作,講究工作方式方法,協作、配合各部門聯動,充分發揮大家的積極性,努力完成工作任務。
成功沒有捷徑,只有腳踏實地。學歷、知識、經驗、人脈等都需要長期積累。要知道成績的取得一定是努力付出的結果,以一個主人的角色去工作、去付出,就會使工作質量不斷提高,也一定會得到應有的回報。要端正工作態度,進一步提高主人翁意識、“將軍意識”,服從安排、取長補短、主動配合,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與公司發展理念和要求同頻共振。不要用打工的心態去消極工作,不要羨慕和嫉妒別人的成績。不要怕做好事(或遇到委屈)人家不知道,不要用自己的長處與他人的短處相比,更不能盲目把自己的成績放大,忘了他人的配合和支持。
行政部門是公司鏈接區域、項目部、分公司的橋梁和紐帶,是代表公司貫徹執行公司意圖的推手和服務基層的指導員、服務員,是了解基層信息的重要來源,但不是簡單的監督員、指揮官。因此,行政部門除了“貫徹執行”以外,必須對基層信息進行梳理、轉換、總結和反饋,并及時提出意見建議,供公司領導決策參考。行政部門要帶頭執行公司規章制度,尤其是勞動紀律和自身形象行為,要創新工作方式,注意工作方法,讓到公司辦事的每一位人員,有一種“到家”的感覺。要有“做好工作是應該的,做不好工作就是我的責任”的胸襟、覺悟和阿Q精神,甘當“夾心餅干”。
人人都有優缺點,人與人之間工作要比成績、比付出、比貢獻,而不是比享受、比得到、比權力。每個人在各個年齡段,要有每個年齡段的付出作鋪墊。心態積極健康,責任心和工作質量就會不斷提高,一切就會好起來,你的精神狀態和獲得感自然也會提高。
以人為本、強化管理,是我們持續發展的根本。規章制度、組織架構是公司規范運作的依據和行為準則,大家必須遵守。
三、融合資源、開源節流 公司在積極融合資源,努力開拓新業務、新市場,為全體員工爭取最大的獲得感。大家好,才是我們的共同愿望和最高目標。公司事業的發展,要依靠大家的力量和智慧。齊心協力、同心同德,我們才能實現夢想目標。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市場困境,“降薪裁員”不是我們的首選,但可能是今后不可回避的現實。
我們要了解行業發展大勢,講好公司發展規劃故事。敢想、敢做、敢為,就會增加發現資源的可能性。要積極關注關心和利用身邊的一切信息,為未來新模式發展創造條件。
分公司是公司重要的組成部分和信息源(“星星”),各部門要服務好分公司,加強交流溝通和信息轉換,認真執行合作要求,承擔責任和義務,獎勵機制要明確落實。同時,要加強分公司的管理,避免一地“政出多門”、力量分散,也要杜絕“尸位素餐”“腳踩多頭”等現象,影響公司聲譽和發展。
項目部是公司履職的第一窗口,要認真履行好“第二經營部”職能,把資源化為能量,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
區域、項目部、分公司的業務穩定性和管理服務能力還需進一步加強;在市場準入、資質范圍等方面,還需要調整和提升。沒有新的業態突破,我們就很難適應新形勢、實現高質量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改單一同質競爭為綜合服務,深化經營體制改革,激發信息資源能量,讓“星星”亮起來。同時,要把傳統服務鏈“向前”“向后”兩翼延伸,走市場拓展多元化融合發展之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還要運用自身的優勢和特長,積極打造新業態、新市場。如主動當好“店小二”,做“大佬”企業的配角等。在轉型升級的特殊時期,我們必須打開發展思路,進一步融合資源、強化合作,滿足日益變化的市場需求,努力做到平穩過渡和持續發展。希望大家積極行動、獻計獻策。
人頭支出是第一成本,要合理調配好項目部的組織結構和人員數量,精簡行政人員的崗位設置,制訂辦公室運行管理辦法。要建立行政收支數據庫,找到收支關鍵點,用數據分析管理成本。要處處厲行節約,節省行政辦公支出,盡可能節省經營支出。
四、認識不足、與時俱進 近50年中國特色的改革開放,我們的物質經濟精神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常在沒有適應變化就又變化了的環境中過渡,這種“粗放型”“快餐型”的發展模式是暫時現象,但養成了我們“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投機、僥幸和躺平”思維習慣。殊不知,時代已變,“過去式”已經成為歷史,新的社會生產發展格局已在建立,但我們尚未發現和警醒。
公司的傳統業務已達到一定水平(盡管有徘徊),也走過了發展的初創階段。當前,我們正處在一個重要的業態提升和發展機遇期,現實正在倒逼我們進步,不進則退。
很多員工還停留在僅有的監理服務上,服務意識和深度有限,“職稱、資格與執業能力”并不匹配,學習意識不強。對全過程工程咨詢與工程總承包的模式轉換并未理解和適應,與業主對項目建設的認識和要求不在同一高度。對已經到來的市場變化反應遲鈍,危機意識不強。在項目前期策劃、后期運維和全過程AI管理上,我們還有很多短板,與高端客戶的需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我們要認清當前形勢,冷靜剖析認識不足,更要堅定發展信心。在焦距市場拓展、機制創新、任人唯賢等方面,挖掘發現供給側。對開拓新的業態和管理舉措,經公司商量決策后,可以打破傳統常規,明確職責權益,特事特辦。我們要敢于試、敢于闖、敢于冒力所能及的風險,不合理就及時調整,成熟了就積極推廣。
面對新市場、新環境,我們必須擦亮眼睛、團結一心、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必須利用一切積極因素,想方設法、戮力奮進。在新賽道上,用專業技術、信息資源和經驗積累的融合轉換,聚力賦能。不足和短板,就是我們今后努力改變的方向。
年中會布置的各項工作要求,請大家認真領會并扎實推進。
二〇二五年七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