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區人大代表履職能力培訓心得體會
時間:2020-11-09 11:22:47
南湖區人大代表履職能力培訓心得體會
董發根
2020年11月2日至5日,為期4天的南湖區人大代表履職能力培訓班在中共海寧市委黨校進行。此次培訓班采用教室聽課、實地考察、專題參觀、履職介紹等豐富的學習內容,提高了學習效率。通過培訓,大家學到了知識、提升了能力,也增進了彼此的友誼,是一次很好的學習交流方式,大家對此十分滿意。
參加此次培訓班的學員大多來自基層,他們直接接觸人民群眾、直接服務人民群眾,他們最了解民情民意、最接“地氣”,是真正黨和政府聯系人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為曾經體制內的一名學員、現為企業負責人的人大代表,我十分感謝組織的關懷和安排,也十分珍惜此次培訓機會。
我們六零后與國家改革開放一起成長,見證了國家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有幸趕上了好時代,因此,特別感恩太平盛世,給予了我們學習改變命運的機會,特別感恩國家富強,成就了我們今天的一切。同時,對社會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也深感憂慮,并有急切改變的想法和努力回報社會的沖動。
黨校,是中國共產黨對黨員和黨員干部進行培訓、教育的學校。其任務是通過有計劃地培訓,提高學員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結合新的形勢,提高學員的政治思想觀念和科學文化水平,增強黨性,進一步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是黨員干部永葆先進的“4S”店,也是中國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黨校,多么熟悉和神圣的名字,但對大多數普通群眾來說還是遙不可及的(沒有參加學習的機會),由此,我也想到了當前社會環境下的一些問題和普通群眾同樣需要學習的一些聯想。
1995年秋季,也就是25年前的這個時候,我剛滿30周歲,有幸參加了組織安排的中共嘉興市委黨校為期半月的干部培訓班。通過培訓,我增加了見識、開闊了視野、提高了站位,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不久,我被提拔為市級機關的一名中層正職,開啟了我的人生仕途。雖然這是一次普通的黨校培訓,但我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向上,更加熱愛學習、勤奮工作,進一步明確和端正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也增強了自己的成長信心和社會責任感。
40多年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實踐,使我充分認識到任何組織和個人“充電”的重要性。學習是成長的動力,交流是進步的源泉,榜樣是前進的方向。任何組織和個人只有通過不斷學習交流,才能與時俱進、不斷前進。我認為學習知識分為基礎知識(理論)、專業知識(技術)和思想知識(精神),任何組織和個人只有全方位正確掌握和理解知識信息,才能更好地發揚光大,才能服務社會、發展社會、和諧社會,而其中思想知識是決定組織和個人高度和維度的關鍵。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重要論斷反映了我國社會發展的巨大進步,反映了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一針見血指出了當前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作為兩屆嘉興市政協委員和現任南湖區人大代表,就有關政府對公民的全面教育,我曾經寫過多個提案和意見建議,并在各種場合反映當前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不協調的一些問題,呼吁有關部門重視對公民的全面教育。
長期以來,我們國家對公民的教育不很全面。譬如:對國家公務人員的教育,主要側重于“政治思想”,對普通公民的教育,則主要側重于“執業技術”。即目前政府的教育政策,對國家公務人員與普通公民(工人和農民,下同)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我們并不否認政府對國家公務人員應有更高的“政治思想”教育要求),形成了各自受教育的“局限性”。這對一個公民的教育來說,是不全面的。
改革開放已過去40多年,中國人民更加堅強、自信,我們的發展今非昔比,但受各種復雜環境因素的影響,不得不承認這么一個嚴酷的現實,那就是人們的精神境界遠沒有與經濟物質發展同步,全社會的道德水準遠沒有跟上時代步伐,這與我們的教育“側重點”也有著直接關系。
長期以來,由于不合理的教育機制,造成了對公民教育的不平衡、不全面,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和城鎮的基層,成了教育的“真空地帶”。在這里,我們并不否認政府對公民教育已作出的努力,也不否認普通群眾學習的自覺性。但一個國家的文明和進步,對公民的全面教育,需要政府的正確引導和有效推動,才能得到全民的積極配合和熱烈響應。由于我們的教育問題,已經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和教訓。
普通群眾需要教育,普通群眾應當享受國家平等、全面的教育資源,這是《憲法》賦予全體公民的權利,也是國家提高全民素質、凝聚全民合力和文明進步的必須。做好公民的全面教育,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和一項義不容辭的神圣責任。當前,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特別是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特殊時刻,政府更應重視全民的教育。
最近,嘉興學校出現了“平板電腦”事件,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這是一次典型的社會詬病案例。對于有償家教,世人皆知,家長們只能默默告訴自己:“適者生存”,誰有勇氣說不!家長又如何向孩子解釋這種現象?太難也太悲哀了莫過于此。這與中華文明智慧和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一定是背道而馳的,面對這些價值觀扭曲現象,雖然改變任重道遠,但我們必須愛憎分明、撥亂反正、積極行動。
當前,一般企業的教育,取決于企業的自身要求(企業文化),大部分企業和員工重視專業知識學習(執業技術),而政治思想教育還有許多功課需要補上。
做好公民的全面教育,是政府的一項極其重要工作和長期而繁重的政治任務,更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需求。做好公民的全面教育,對統一全民思想,提升全民素養,保持國家長治久安,促進各項事業的和諧發展和科學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